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 产业研究 >警惕非法集资“下乡”

警惕非法集资“下乡”

时间:2020-01-06 来源:  作者:

  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,农民合作社、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。但是,也有不法分子打着新型农业的幌子,下乡进村,在农村以互联网+农业办合作社等噱头进行非法集资,对此,应保持高度警惕,尽早防范。

  梳理警方披露的案件与媒体报道发现,打着新型农业幌子进行非法集资的套路有很多。比如,注册空壳合作社,以高额利息为饵,通过发展代办员,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存款;再比如,利用互联网+农业等新概念虚构项目,忽悠不懂行的农民参与。

  为何非法集资呈现出下乡进村的新趋势?一方面,非法集资行为在城市的活动空间被挤压,流向了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;另一方面,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,农民手中的闲钱缺乏投资渠道,给了非法分子设置骗局的可乘之机。

  鉴于农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,一旦上当受骗,对家庭影响更大,所以对非法集资下乡进村趋势更要露头便打。那些打着政策幌子的非法集资项目具有迷惑性,可能会直接影响利益受损的农民对中央政策的感知。面对这种新形势,有关部门的监管必须跟上,骗子到哪里,监管就要到哪里,甚至要比骗子到得更早。

  当务之急,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,揪出一批典型案例。今年4月,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开展涉农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于4月1日至6月30日集中开展涉农领域非法集资排查整治,并与清理农民合作社空壳社结合起来。诸如此类的活动,可以有计划地多开展。

  此外,要防范这些坑农陷阱,还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,让他们加深对各类非法集资骗局常用套路特点的了解,克服贪利心理,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美丽乡村政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-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--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

美丽乡村政讯网 mlzxw.china-village.com.cn 版权所有。

联系电话:010-57744786 监督电话: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744786
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北京人源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