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应对台风影响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
时间:2024-07-29 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者:佚名
目前,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多处于大喇叭口期前后、东北春玉米多处于抽雄吐丝期前后,是防倒伏、促授粉、保结实的关键时期。据中央气象台预报,8月将有3—4个台风生成,并有1—2个可能登陆我国。针对台风对玉米生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,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,以“防汛降渍、追肥促长、分类扶正、防控病虫”为重点,提出玉米应对台风影响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。
(一)疏通沟渠,防汛降渍。在台风、暴雨来临前开好排水沟,梯次渐深配套,保持沟渠通畅。低洼地块提前深挖沟渠、提高排水能力,备足水泵等装备、随时疏浚排水。雨后及时查田,积水地块加快清淤除障、架设水泵强排,减少植株水淹时间。有条件的地块可在雨后晴好天气中耕作业,破除板结、疏松土壤,增强土壤透气性。
(二)适时追肥,促进生长。大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正是玉米养分需求高峰期,雨后养分容易流失,一般亩施用尿素10—15公斤,使用缓释肥作底肥的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,强降雨影响较重地块适当增加追肥量,尽快保证养分供应促进生长。适时开展一喷多促作业,一次或多次喷施磷酸二氢钾、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,并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配施杀虫杀菌剂,提高群体灾后恢复生长能力。一般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作业,也可夜间作业。
(三)分类扶正,促进结实。对雨后倒伏的玉米田,视情况分类扶正。尚未抽雄的地块,对根倒、茎秆倾斜植株不需扶正,依靠植株自我调节;对茎折植株尽量清理离田,增加群体通风透光。已经抽雄授粉的地块,对根倒、茎倒且茎秆与地面超过45度角的玉米植株一般不扶正,避免二次伤害;对倒伏平铺的尽快扶正,可将相邻4—6株绑在一起;对根系再次生长扎地的采取垫扶措施,使玉米果穗离开地面。茎折严重的受灾地块视情况改作青贮收获,减少损失。对处在玉米散粉高峰期受暴雨影响的,可在雨后晴好天气时开展无人机辅助授粉,飞行高度距冠层3米左右。
(四)防控病虫,减少损失。台风过境后,密切监测分析病虫害发生情况。黄淮海地区重点关注南方锈病、褐斑病、棉铃虫、桃蛀螟、玉米螟等病虫害,东北地区重点关注大斑病、灰斑病、北方炭疽病、玉米螟、黏虫等病虫害,做好统防统治。选用适当药剂防治叶斑类病害和穗期病虫害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moa.gov.cn/gk/nszd_1/nszd_2/202407/t20240726_6459739.htm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- 上一篇: 水果应对台风暴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
- 下一篇: 水稻应对台风影响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意见

相关文章
-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研指导
-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量安全专项风险筛查
-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
- 骆马湖渔政:执法“组合拳”打好冬季“护渔战”
-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1号(2025年执业兽医资格...
-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检疫性病害联防联控
- 探索“五聚模式” 彩票公益金全面赋能黑林镇乡村振兴
- 江苏洪泽湖:保持“动态清零”高压态势,推动禁捕秩序...
-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活动
-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...
-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多维度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
- 守好“关键点” 严防“节日病” | 骆马湖渔管办强...